1978年,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“振动、冲击、噪声”的专业名称,并以此建设新学科生长点,开创了全国高校以学科设置专业的先河,组建了振动、冲击、噪声研究室。1979年,该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 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。同年,研究室开始承办学术期刊《噪声与振动控制》,严济宽为主编,是我国振动领域早期的全国性刊物之一。1981年,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朱物华团队加入后,增设水声工程研究室。1985年,成立振动、冲击、噪声研究所, 是国内最早开展振动、冲击、噪声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。1988年,振动、冲击、噪声学科获批国家首批重点学科,同年10月获批筹建振动、冲击、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。2006年,振动、冲击、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,并于2022年重组为机械系统与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。2007年,获批建设“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”。徐敏、韩祖舜、赵玫、孟光、华宏星、蒋伟康先后担任研究所所长。现任所长瞿叶高教授,支部书记黄修长研究员,副所长吴海军副教授和张振果副教授。
至2024年9月,研究所有教职工38人,其中教授17人,副教授14人,“973”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,“杰青”、“长江学者”6人次,万人领军人才3人次,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4人次,拥有一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。
2018年研究所40周年所庆合影
研究所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,1993年,“创建新学科,培养高水平人才”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;2001年,“‘机械振动噪声学’课程革新和建设”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2001年,瞿祖清的博士学位论文《结构动力缩聚拘束理论与应用》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是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的首篇全国优博论文;2004年,范军的博士学位论文《水下复杂目标回声特性研究》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四十多年来,共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本。研究所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在船舶、航空航天、汽车动力等领域的科研院所与公司工作,并成长为行业骨干。
研究所聚焦振动、冲击、噪声分析与控制,信号处理及机械故障诊断,设备健康检测与故障诊断,精密与微纳机电系统动力学,智能材料、结构与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,为促进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。研究所坚持以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为核心,以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牵引,解决工程领域中有关机械结构和系统的振动、冲击、噪声及故障诊断学科前沿理论及应用问题,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,破解了国防建设中关键技术难题。研究所承担了国家“863”计划课题、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重大仪器、重点项目等,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。2002年以来,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8项。2021年,彭志科牵头的“复杂装备动力学与振动控制”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资助。